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本病常于夏秋季节流行,多半发生于儿童,也可发生于成人。病原体是柯萨奇A型病毒
传播途径:可直接经由肠道、呼吸道传播,也可间接经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播。
典型症状:常急剧发热,热多为低度或中等度,偶见高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热程大都2~4天。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诉咽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婴幼儿则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有时伴头痛、腹痛或肌痛,5岁以下小儿有1/4可伴发呕吐。
典型症状出现在咽部。表现为咽部充血,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数个(少则1~2个,多达10余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2~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也可位于软腭,悬雍垂,扁桃体上,但不累及齿龈及颊黏膜。
部分手足口病患儿以疱疹性咽峡炎为首发症状,随后可在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
日常护理: 1.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2.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少到公共场所,室内多通风。
3.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饮食调理: 患病期间注意休息,多饮温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忌食刺激性食物,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