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适宜的主题环境可以更好地适应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对于幼儿的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对于主题环境创设还存在流于表面的现象,看似贴满的环境,但是幼儿却没有什么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创设主题环境时没有以幼儿为主,同时也没能对主题环境进行充分了解。为了提升教师主题环境创设的能力,杭州市贾家弄幼儿园贾家弄园区教研组长沈蕾带领老师们开展了一场“支持幼儿表达”的主题环境研修活动。

教研前,贾家弄园区全体教师借助“班级区域环境检核表”,走进各班,分别从“环境中的过程性评价”和“材料投放”两个方面,聚焦主题环境,以“问题放大镜”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思考。

教研伊始,教研组长沈蕾老师首先抛出两个问题:“幼儿园环境是什么?什么才是适宜儿童发展的环境?”通过这两个问题激发了教师们对主题环境的深入思考。教师们纷纷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沈老师梳理总结:适宜儿童发展的环境应该是丰富适宜、富有童趣,有利于儿童学习探究的环境。

结合观摩各班环境创设的情况,教师们以互相学习,共同研讨的初衷,聚焦有适宜性、互动性、教育性和审美性的环境创设分享了自己的创设思考。

小班老师们为幼儿创设了温馨、柔软的环境,营造一种家的氛围。小一班在区域中布置了许多可爱的玩偶。小二班将普通的袜子DIY变成一个个软软的袜子娃娃,后期还可以让幼儿进行袜子配对。

中班老师结合“朋友,你好”这个主题,创设了许多相关的区域。中一班根据幼儿的特点设置成长徽章版块,制定班级公约,通过“友善章”、“关爱章”、“服务章”等形式帮助幼儿建立常规意识。中二班根据幼儿的兴趣创设了趣玩叠叠乐的区域。区域中投放了低结构的材料,环境中用实物材料呈现搭建方法来帮助幼儿提高搭建的技能。

大班老师以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创设了丰富的环境。大一班基于问题“我们的汉字是怎么来的”,提供许多和主题匹配的个别化材料。例如:有趣的象形文字、汉字的演变过程等。大二班基于问题“运动员来杭州做什么”,进而萌发了幼儿想介绍自己家乡的想法,通过宣传片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去做。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主题墙的环境。选取幼儿熟悉的地点:西湖、运河等进行造景,将角色游戏和区域相整合。

在第一次的教研中,老师们厘清了环境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环境是教育的工作,儿童浸染在环境中,将环境给予的感受化为己有,达成教育目的。主题前准备可以从留白开始;主题行进中,幼儿可以用绘画、前书写等方式将自己的想法记录张贴留痕;主题结束,艺术化地呈现幼儿的作品。

为了更好地内化老师们的支持策略,贾家弄园区进行了跟进式研修,各班教师针对上次研修的建议,分享区域环境调整的过程与思考。

大一班的张老师对角色区中药房进行介绍,大一班基于孩子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调整环境,游戏中发现挂号的地方有很多孩子排队,调整为发号码牌的方式节约时间;同时,在每个草药盒上贴上了编号,帮助幼儿快速寻找到相应的草药。

小二班对操作筐进行了位置上的调整,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操作筐换成孩子喜欢的动物图案的布艺筐。之前角色区只有不织布做的水果,结合孩子已有的经验,在区域中投放制作葱包烩的材料。

中二班对建构区进行了调整,首先将大的塑料筐换成适宜装搭建材料的小筐,在和幼儿讨论后,收集了很多低结构的材料,例如:鸡蛋托、KT板、纸板、纸盘、月饼盒、罐子等,孩子们的搭建作品丰富多了。游戏中还发现幼儿们不满足于桌面搭建,于是对搭建场地重新进行规划。

在分享后,全体教师借助“区域观察记录表”,分别从“幼儿的语言”、“幼儿的行为”、“发现的问题”、“我们的建议”四个板块,寻找区域游戏的视频中教师对于环境的支持策略。

头脑风暴中,教师们各抒己见,详细地讲述视频中幼儿的语言和游戏表现,最后结合自身对于评估指南的学习和内化以及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建议。在互相的交流、思想碰撞中,对于环境的支持策略有了明晰的指引。

最后,沈蕾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从不同角度评价了各班主题区域创设的闪光点,肯定了老师们的用心与专业,同时对当前主题环境创设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希望老师们始终以幼儿为本,立足幼儿的发展,不断细化、深化、优化区域环境,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真正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

撰稿人:施晓綮

审核人:沈蕾

杭州市贾家弄幼儿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