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一学期年级组主题“精备课”设计
活动名称
大班美术《我的自画像》
设计意图
世界上找不到相同的一片树叶,就算是双胞胎,但他们的脸型、五官、身高体重都大不相同。作为一个主体,自己与他人有着许许多多的不同之处,就外貌特征上就出现了许多差异,有的大眼睛、有的小眼睛,有的圆脸、有的方脸……进入大班,幼儿会发现自己与别人长得不一样,对自己和同伴的五官特征非常感兴趣。所以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本次美术活动。
教学目标
了解自画像的特点,能通过观察自己和身边的人的脸型和五官,了解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面部特征。
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大胆创作自画像,画出自己明显的脸部和五官特征。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一猜。
1.这是谁的自画像?
“老师这里有一张画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是谁给自己画的?”
2.了解自画像的特点。
“你怎么知道是他?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哪里像?”(告诉幼儿这样的画有个特别的名字叫自画像,自画像就是自己要画出自己的外貌特点。)
通过猜一猜的环节,让幼儿很快理解什么是自画像。
二、我的五官。
1.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照照自己的脸。
“说说你长什么样。你的脸、眼睛、鼻子、嘴巴、发型......都有什么特点”
2.教师和幼儿边交流总结五官的主要特征,对照教师说的基本特点,和好朋友互相说说自己五官的特征。
3.请幼儿在《美工》上创作自画像。
“画的时候请对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脸、眼睛、发型......都是怎样的,把自己的特点画出来。(提醒幼儿边照镜子边画画,根据自己的发型、五官等特点画出最像自己的画像)”
通过仔细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以及交流活动,让幼儿明晰不同的人的五官和面部会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反复强调表现自己特征,或者根据特征来猜测,进一步加深对自画像的理解和表现。
三、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1.互相欣赏,交流。
师:你最喜欢的图画是哪一副,你看出来他画的是幼儿园的哪一个角落吗?你喜欢这幅图画的哪个地方?你画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活动反思
在“我的自画像”中,有一点是与其他绘画不一样的就是,自画像要求真实反映当下自己的一个状态,包括五官、发型和服饰,所以这节活动主要让幼儿要画出真实的自己。于是,孩子们有很大的兴趣来观察自己的五官、发型以及身上衣服的图样,由来这些观察铺垫之后,孩子们在表达“我的自画像”时很够很准确地将自己与人身上的不通电表现出来,并且进行了美化和简化,让自己绘画表现起来更加好看和方便。后续会将孩子们的作品以“大二班”的形式集体、式的组合式的展示在美工区的环境中。
附教学准备照片:
备注:教学活动开展中有故事、儿歌、乐谱、节奏语词等的,需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