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大爆发:勇敢者之夜

撰写者:曹辉

时间:2024年3月27日

一、课程起源

在大班组运动大区域活动中,连续跳跃滚筒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游戏。许多孩子能够成功跳跃滚筒,但也有一些小朋友因为害怕而不敢进行挑战。有几位小朋友在大家的鼓励下,勇敢地接受了挑战,站到了滚筒挑战区并成功跳过了滚筒。他们的表现激励了其他还没成功的小朋友去面对自己的恐惧,勇往直前。由此,引发了全班关于“勇气”的讨论……

二、关键事件

(一)关键事件一:我是个有勇气的人吗?

1.关于“勇气”我们想说……

孩子们成功挑战滚筒这一行为成为了激发全班同学思考自身勇气的重要起点。于是在这个情境下我们组织一次主题活动,围绕“勇气”的主题展开讨论,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对于勇气的理解和体验。

教师:小朋友们,当我们看到诺诺克服恐惧,成功跳跃滚筒时,你们觉得什么是勇气呢?

幼儿纷纷发表自己对“勇气”的看法。

月亮:勇气就是要勇敢,什么都不害怕。

皓炀:勇气就是不会哭,非常勇敢。

蓓蓓:勇气就是不怕黑,敢一个人睡觉。

李治:我觉得勇气是摔倒了也不哭,自己爬起来。

清妍:我妈妈告诉我,勇气就是知道自己害怕什么,但仍然选择去面对。


2.走进《勇气》。

当孩子们说出自己心中的”勇气“后,教师发现他们对于”勇气“的定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了。在与孩子们的讨论中,决定通过绘本故事、视频等方法,拓展自己对于勇气的认知。

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共同收集了许多关于“勇气”的绘本。大家围绕绘本《勇气》展开讨论,借助故事的力量深化孩子们对勇气内涵的理解。

教师:绘本里是怎么介绍勇气的?

阳阳:勇气就是骑自行车不用安全轮。

虾米:勇气就是两个人吵架了,先和好。

诺诺:能够勇敢参加比赛也是勇气。

萱萱:勇气就是不怕黑。

姐姐:勇气就是要坚持到底不放弃。

妹妹:勇气就是能够再来一次,不怕失败。

可乐感叹到:原来这么多事情里都需要勇气呀!

3.我是一个有勇气的人吗?

教师鼓励孩子们把绘本中的勇气元素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结合起来,判断自己是否是一个有勇气的人时,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发幼儿的思考,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勇气故事,并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勇气故事。

教师:你们觉得自己是一个有勇气的人吗?

金一扬:我在玩运动大区域的时候能从滚筒上跳过去,很有勇气。

何文廷:我和爸爸妈妈去过玻璃桥,很勇敢的人才敢上去的。

安安:幼儿园着火了,我不害怕,勇敢逃到了操场上。

莹莹:我能吊住单杠,然后移动,很有勇气。

霏霏:我已经敢上台讲故事了。

可乐:我去医院打针都不会哭的,很勇敢。

……

孩子们把自己做过的最有勇气的事情记录下来,相互介绍,互相点赞。

教师的思考:

第一阶段:集体团讨,经验分享

在本次勇气主题活动初期,我们采用集体研讨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分享他们对勇气和勇敢的理解。通过互动交流,幼儿们得以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同伴相互分享,促进彼此之间的情感共鸣和认知互补。这一阶段促进了幼儿对勇气的初步感知,让他们了解到勇气并不只是英雄事迹,而是日常生活中无数小决定和行为的体现。幼儿们在聆听他人的故事时,激发了自身的求知欲望,对勇气有了更为直观且丰富的认知。

第二阶段:多元素材,深化理解

为进一步深化幼儿对“勇气”的领悟,我们引入了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如精选的绘本故事、富有启发性的照片、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实例以及设计针对性的调查表等。通过这些载体,幼儿有机会从不同角度理解勇气,认识到诸如主动道歉、接纳他人、克服生活琐事(例如改变挑食习惯)、化解争端(如吵架后先和解)等看似平常的行为同样蕴含着勇气的光芒。这一阶段不仅巩固了幼儿已有的勇气观念,还极大地拓宽了他们对勇气应用场景的认识,使他们能够从更多元的角度去挖掘和展现勇气。

第三阶段:多元评价 深入剖析。

在活动中期,我们鼓励幼儿进行自我剖析,通过自我评价的方式,引导他们审视自己的行为,反思是否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了勇气。同时,我们还设置了互评环节,让幼儿们互相激励、互相学习,增进友谊的同时培养了公正评价他人的能力。此外,教师评价和家长参与的评价机制也非常重要,多维度的反馈能够让幼儿得到立体的成长建议,明确自身在勇气方面的优点与待改进之处。

(二)关键事件二:特别活动——勇敢者挑战

孩子们为了证明自己是个有勇气的人,于是策划了一场特别的活动——勇敢者挑战。这场活动包含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任务,通过模拟不同的生活情景,在实践中锻炼勇气,展示勇气,并从中收获成就感。

1.勇敢者盲盒。

“勇敢者挑战”活动开始了,孩子们纷纷绘画了勇气清单,清单上罗列了自己觉得有勇气的挑战。

对于挑战,幼儿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跟积分盲盒一样,做一个盲盒,把东西(勇敢挑战)放在盲盒里,我们去抽盲盒然后进行挑战。”这一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于是我们一起制作勇敢者盲盒,抽取盲盒并挑战。

教师的思考:“勇敢者挑战”活动在幼儿们的积极参与和热烈讨论中进入了高潮阶段。基于幼儿们提出的创新性想法,我们将勇气挑战转化为实体化的“勇敢者盲盒”,这不仅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神秘感,也为每位幼儿提供了公平接受挑战的机会。大家一起动手制作盲盒,每个盲盒内放入一张代表一项勇气挑战的任务卡,这些挑战涵盖日常生活、学习、社交等多个方面,确保既富有趣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难度。

2.勇敢者之夜。

“勇敢者挑战”活动中,有几位小朋友抽到了“一个人睡觉”的挑战,但是还是有点害怕不敢挑战,这也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共鸣“我也不敢一个人睡觉,有点害怕。”于是我们开启了“勇敢者之夜”大挑战。

挑战前期,我们一起阅读绘本《第一次自己睡觉》,借助于绘本《第一次自己睡觉》中的故事情节,我们一起主动思考和规划自己的“勇敢者之夜”。

小宝:我睡觉的时候可以把我最喜欢的奥特曼放我边上陪我。

芮芮:我有很多玩偶,我每天都可以让不同的玩偶陪我睡觉。

灵洱:我想在礼拜三让妈妈陪我睡。

安安:我可以看看喜欢的故事书再睡觉。

小朋友们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了不同的勇敢者之夜挑战计划。

教师的话:《第一次自己睡觉》绘本和配套的“勇敢者之夜”计划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通过故事启迪、亲身参与和群体互动等多种途径,有效地帮助幼儿克服独自睡觉的恐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3.勇气大爆发:勇敢者之夜。

教师的话: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独立睡眠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它标志着孩子在心理和生活自理能力上的成长与进步。经过这一系列精心策划和实施的活动后,幼儿们成功地克服了对独自睡觉的恐惧和不安,不仅能够独立入睡,而且也表现出更高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更强的心理韧性。这对于他们的长远发展来说,无疑是一次有益的锻炼和宝贵的经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自信、独立地面对各种挑战。

三、收获与思考

(一)孩子成长与改变。

1. 勇气认知的深化与实践:通过这次以“勇气”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孩子们对勇气的理解由最初浅显的“不害怕”、“勇敢”逐步过渡到更深层次的认知,如面对困难不退缩、勇于尝试新事物、敢于承认错误、接纳他人等。他们不仅能够在语言上清晰表达勇气的含义,更能在实际生活中寻找、观察和实践勇气的行为,将勇气内化为个人品质的一部分。

2. 自信心的提升:通过完成“勇敢者挑战”活动中的各项任务,尤其是成功应对“一个人睡觉”这样的重大挑战,孩子们明显增强了自信心。他们体验到了战胜恐惧、实现自我突破的喜悦,这种积极的自我肯定有助于他们在未来面对类似情境时保持乐观态度,积极应对。

3. 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增强:在“勇敢者之夜”中,孩子们自主设计挑战计划,学习如何安排睡前活动、调整情绪,甚至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这些过程锻炼了他们的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生活自理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4. 团队协作与社交技能的发展:在集体讨论、互评环节以及共同制作“勇敢者盲盒”等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尊重差异、互相鼓励与支持,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他们在帮助同伴、分享勇气故事的过程中,提升了沟通与交往能力,深化了友谊。

(二)教师鼓励与支持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巧妙地利用诺诺成功挑战滚筒这一真实事件作为课程起源,引发孩子们对勇气的思考与探索,为后续活动奠定了积极的情感基调。适时引入绘本《勇气》及“勇敢者挑战”等活动,持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

2. 引导式教学,培养思维:在活动中,教师采取集体研讨、分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孩子们自由发言、积极思考,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理解勇气,形成多元化的认知结构。同时,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培养孩子们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个性化关注与支持:针对个别孩子对“一个人睡觉”挑战的恐惧,教师没有忽视或强制要求,而是精心设计“勇敢者之夜”活动,通过阅读绘本、制定个人挑战计划等步骤,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与策略指导,帮助他们逐步克服恐惧,实现自我突破。

4. 家园共育,形成合力:教师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勇气主题活动,通过家长评价等方式,构建起家园共育的桥梁。家长的参与不仅有助于了解孩子的成长变化,也能在家园间形成教育共识,共同为孩子的勇气培养提供持续、一致的支持。

总结而言,此次“勇气”主题活动不仅见证了孩子们在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显著成长,也展现了教师在引导、支持孩子发展过程中的专业素养与教育智慧。这种以孩子为主体、结合生活实际、注重情感体验与实践操作的教育方式,对于培养孩子的勇气品质、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深远影响。

勇气有时是一瞬间的闪念,
有时是一辈子的执念。
勇气是我们生命当中,
最鲜艳的一抹原色。
总有人因为害怕而拒绝尝试,
也总有人面对未知一往无前。

回首,为拥有勇气而长大的自己点赞,
向前,怀揣勇气,遇见更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