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线的照射下,

幕布上呈现出动态的形象,

光与影,人与戏,

一个个影偶“活”了起来!

让我们走进专属孩子的皮影世界,

感受皮影的灵动,童真的美好。

活动缘起:

皮影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在乐活节主题下,我们怀揣着对于皮影戏的好奇与向往,共同开启了一场“皮影戏之旅”。

在简单的观看完一场皮影戏之后,孩子们好奇为什么这样的表演叫皮影戏?皮影是用什么制作的?他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场关于皮影戏的讨论便在孩子之间传开了。

教师的话: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性,支持幼儿持续的探究行为。通过谈话活动发现孩子们对于皮影戏的认知,仅仅来自于粗浅、碎片化的谈论。那么,什么是皮影戏呢?皮影小人又是什么呢?是用皮做的影子吗?影子还能做出来吗?为了追随孩子们的兴趣,推动孩子们的发展需要,我们决定与孩子们共同开启皮影之旅。

一、你好,皮影

关键事件一:皮影是什么?

皮影戏是我国民间优秀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独具造型、生动有趣的皮影偶在幕布前独有的表现让孩子们很感兴趣。通过调查,孩子们对于皮影戏都有了新的看法和理解,及更深层次的认识。
我们了解到:皮影戏,又称为“灯影戏”或“影子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剪影,来表演民间故事的艺术戏剧皮影戏表演过程中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嘟嘟:灯光下,在幕布后面,我们看到的是影子。

跳跳我跟爸爸一起查了皮影戏的资料,爸爸说皮影小人是羊皮、牛皮剪成人的样子,动漫馆里的皮影小人还是彩色的呢。
叮当我在看皮影戏的时候发现皮影小人是有人操作着,这样它的手和脚就能动啦。
柠檬我知道皮影表演的是一段故事,皮影小人是画出来的,可以用纸做。
菲菲:皮影小人也可以用木头做,叫做“木偶”,就像我们去非遗馆看到的那样,但是木头小人太重了,很难做,我觉得纸的小人应该比木头小人更容易做。
星星:在皮影表演时,需要有光,还可以加上音乐,这样表演会更精彩。我在看西游记皮影戏的时候就很喜欢它的音乐。

关键事件二:皮影戏怎么做?

那皮影戏应该怎么做呢?通过查阅资料,孩子们展开了讨论。

小宝:皮影戏需要剧本,我们要用影子来演一个故事。

柠檬:皮影戏要有戏台还有幕布,我们还需要一个手电筒。

跳跳:皮影戏要有演员,我们可以跟朋友一起用影子表演、角色安排、出场顺序。

菲菲:皮影戏有皮影小人,我们需要制作皮影偶,演员要用那个来表演。

教师的话:教师发现孩子们对皮影戏好奇心越发强烈,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和讨论,总结出皮影戏的构成要素故事、皮影小人、音乐、灯、幕布、背景、纸、木棍等。

二、玩转皮影

关键事件一:搭建皮影舞台

大家都知道皮影戏的制作过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先从哪里开始好呢?

叮当:我觉得我们应该要先有一个皮影舞台,没有舞台怎么表演呀?

航航:对的,那我们需要准备幕布和架子。

卡卡:还需要一个手电筒。

关键事件二:票选剧本

幼儿对于什么是剧本是陌生的,但对于讲故事,创编故事和分角色表演是熟悉的。于是,我们通过故事引出剧本,使幼儿对剧本有了进一步了解,知道剧本包括舞台设置、台词,台词包括旁白、独白、对话等元素。基于以幼儿为本的原则,我们大胆放手让幼儿对剧本进行探讨并尝试。

嘟嘟:我最近在看西游记,孙悟空打妖怪可厉害了,我也想变成孙悟空。

早早:我们不是看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吗?我们可以表演这个。

嘟宝:我也喜欢孙悟空,他可厉害了。

TT:我们之前的《小蝌蚪找妈妈》是不是也可以演皮影戏呀?

萌萌:可以呀,我还可以继续做鸭妈妈呢。

孩子们开始投票选出表演的节目。参与的小朋友把想要表演的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分享、投票选出最感兴趣的本剧本《三打白骨精》《龟兔赛跑》

教师的支持:

1. 在区域活动、过渡环节帮助幼儿熟悉故事。

2. 在戏剧表演区,通过投放故事情境的照片或图片提示孩子

3. 跟小朋友一起设计故事剧本,包括角色和人物台词。

4. 音响、平板等现代电子设备,帮助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或是对故事不熟悉的幼儿进行表演。如表演之前回顾故事,边听故事边表演,从游戏的层次性上为幼儿提供支架。

5. 引导幼儿自主分配角色,分析角色特点、运用不同的语音、语调、语速来表达角色情感。

关键事件三:制作皮影人

活动开始了,大家根据自制的简易皮影人物,结合故事内容开始了表演,经过第一轮的游戏,大家发现皮影人存在的问题,并展开讨论。

嘟嘟:孙悟空在打妖怪的时候,他的金箍棒动不了,好想让他的金箍棒动起来,这样演会更好一些。

月月:我的小猴子脚动不了,没办法走路。

元元:他们在皮影表演时,皮影人物看不清楚,还看到手在幕布上。

教师的话:“关键性问题”的思考学习——梳理问题

关键问题1.怎么让皮影动起来?

关键问题2.用哪些材料来连接皮影?

关键问题3.怎么连接操纵杆?

教师在巧设开放性问题支持幼儿自主发展的过程中,要思考“哪些问题更有价值、更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来梳理关键问题。我们利用区域游戏的时间,来共同探讨表演区遗留的问题。

关键问题1:关节怎么动起来?

幼儿把成品皮影玩具,和自己做的小人进行比较。原来,皮影小人身体各个部位是分开的身体各个部位要用钉子或线连接起来,棍子要用有钩子的皮影棍。

教师的话:针对“皮影小人动不起来”,发现是“躯干没有分离”和“棍子选择不合适”这两个原因,为下一步调整制作进行了经验上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尝试,在“尝试制作一发现问题——观察讨论——反思调整”的过程中,幼儿逐步习得学习的方法。

关键问题2:棍子连接在哪里?

皮影小人做好了,幼儿迫不及待地连上了棍子,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为什么操纵棍子,动的是钉子,而不是小人的身体呢?

他们再次把皮影玩具和自己的皮影小人进行了比较,发现皮影人的棍子要连在手掌上,而不是连在胳膊上;如果头要动,棍子就要连在头顶上;如果脚要动,就要连在脚趾头上。

通过对于皮影小人的制作梳理,孩子们基本掌握了制作皮影小人的方法,于是借助家长开放日的机会,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制作了专属自己的皮影小人。

教师的话:幼儿通过自主观察进行尝试制作出了独一无二的皮影小人。虽然制作时遇到了许多困难,如让皮影小人动起来,但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与探究欲,并不轻易放弃。成功制作之后,幼儿了解了传统皮影的制作流程,他们惊叹于皮影制作的精湛工艺,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三、一出好戏

关键事件一:我们的问题

经历过前期的准备之后,孩子们正式进入到皮影戏的表演排练阶段,随着表演次数与经验的增加,皮影戏日趋完善,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乐乐:刚刚他们的表演的时候,声音实在是太小了,我都听不清是谁在说话。

奥利奥:我觉得小演员有点乱,有的时候都不知道该谁上场了,小演员们都在幕布后面讲话。

杭杭:老师,我有的时候会忘词,不知道要说什么。

77:我也是,灯光有的时候还会把我的手照在幕布上。

跳跳:对的,我总是能看到演员的小手。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孩子们想到了邀请一位小朋友来做小导演,现场帮助小朋友们进行排练。

关键事件二:售卖门票

随着表演的日趋完善,可以正式演出啦,孩子们利用海报向园区里的小朋友宣传我们的皮影戏,从而吸引了一批观众。

星星:来看表演的小朋友好多呀,但是他们都不知道我们的表演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乐乐:我们可以设计皮影戏的门票呀。

豪豪:对呀,还要写上座位号呢,不然他们看表演的时候都不知道应该坐在哪里。

小飞:我还可以做一些爆米花,我跟妈妈看电影的时候都会吃爆米花。

早早:对呀对呀,这样我们的皮影戏就越来越热闹啦!

好戏就要开演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吧!

四、我的感悟

皮影戏的故事,源于生活,始于兴趣,成于实践。在故事中,每一刻的发生,都是孩子们与同伴交流、自主探索的产物。在课程开始之初,教师考虑到本班孩子有表演《小蝌蚪找妈妈》的经验基础,所以课程的推进大多由幼儿的发现、幼儿的问题进行推进。教师原本设想按照《小蝌蚪找妈妈》的进程,教师跟幼儿一起提前准备表演材料,然后进行皮影戏的彩排,但是在主题行进过程中发现幼儿完全有能力自己完成皮影戏的排练,于是教师尝试完全放手,让幼儿选举“小导演”进行皮影戏的排练,后续幼儿呈现出来的表演也让老师们觉得惊喜,老师应该相信他们的能力。

(一)幼儿的收获

在主题行进过程中,幼儿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和同伴相互协作、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时一起解决,与同伴发生意见冲突时,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也能阐述自己的想法,这个过程大大地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品质。

在玩转皮影过程中,通过自主游戏、自主创作、自主演绎一系列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感受民间艺术文化的特点,提升幼儿美感,使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幼儿学会欣赏,勇于表达,乐于分享。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亲身实践,去追寻经典,并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弘扬传承皮影戏这样的传统艺术与文化。

(二)教师的收获

1.儿童在前,成为学习的亲历者。

纵观整个“皮影戏”游戏过程中,充分体现游戏的自主性与开放性,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最大限度地作“旁观者”。教师确切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尊重幼儿兴趣与好奇心,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发现他们的问题需求。幼儿在真实亲历“皮影戏”的过程中,作为实践探究的主人,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发展了学习能力,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品质。

2.真问题产生真情境,助推幼儿深度学习。

“皮影戏”的探索过程中,随着尝试、探究,会不断产生新发现、新问题,作为教师,要及时关注孩子的问题点,为幼儿提供探究和反思的机会,提供大胆实践、表达的舞台。在理解孩子年龄特点与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充分支持幼儿实现、尝试、探索自己的想法与发现,引导他们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获取学习经验,让幼儿的探究由浅入深、由一人到多人、由单一到多元,发展幼儿的高阶思维,以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