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故事:我是小小养蚕人

撰写者:张振英

一、课程背景

桑蚕生产自古以来是中国人重要的农事活动,3-4月,万物复苏,枝吐新芽,正是养蚕的好时节。

无论是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还是从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和为班级服务意识的角度出发,中班幼儿相比较小班幼儿都能更好地照顾蚕宝宝,他们在动作上甚至是主动性上都有相对的优势。另外,在饲养照顾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很多的“突发事件”或者问题,相比较小班幼儿,中班幼儿思维更加活跃,同伴间的互动协作也更好。就这样,蚕宝宝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二、课程实施

蚕宝来了

一天早上,彬彬和多米都带来了蚕宝宝。听说有蚕宝宝,孩子们都好奇地围了过来。

“咦,蚕宝宝在哪里呢?我怎么没看到。”

“我只看到许多的灰黑色的点点,那是蚕宝宝吗?”

“我觉得不是,我觉得另外盒子里的黑色小细条应该是蚕宝宝!”

“对对对,黑色的小细条一定就是刚出生的蚕宝宝!它好小好小啊!”



“这么小的蚕宝宝,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

“我们一起来照顾它们吧!我们一定一定可以的。”

原来,彬彬带来的黑点点是蚕卵,多米带来的是蚁蚕(一龄蚕)。蚕卵孵化出来后就是细细的黑黑的蚁蚕。那么蚁蚕是怎么长成白白胖胖的蚕宝宝的呢?期间要经历哪些过程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启了一场饲养蚕宝宝的活动。

教师碎碎念:

蚕宝宝这个名字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孩子们却从来没有饲养、照顾过蚕宝宝。《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知。通过与孩子的对话,我们发现孩子们对于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有着浓厚的兴趣。蚕宝全身都是宝,它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十分精彩,是利于孩子们观察的。就这样,蚕宝走进了我们中一班,和孩子们来了一场亲密接触。

我来照顾你

自从蚕宝来到教室,孩子们最大的兴趣就是“围观蚕宝”、“给蚕宝喂桑叶”。过了几天,孩子们发现彬彬带来的黑点点(蚕卵)不见了,盖子里出现了白点点,还有很多黑色的蚁蚕,原来蚕宝已经孵化出来了呢!而多米带来的蚁蚕,经过几天的饲养,已经长大了很多呢,身体的颜色也变成了黑灰色!



其他小朋友也陆续带来了不同蚕龄的蚕宝,教室的一角俨然变成了一个大型的蚕宝饲养区。



喂食桑叶

蚕宝最爱吃桑叶了,它从孵化出来开始就要吃桑叶,这么多的蚕宝,越长大桑叶需求也越大。

“糟了,蚕宝太会吃了,我们的桑叶都要被吃完了。”

“去摘一点桑叶吧!我们徒步走的时候,有看到啊!滑滑梯边上就有一棵。”

“对呀,信义坊也有!”

“我家边上也有桑叶。”

最后,我们来到了滑梯边上采摘桑叶。而桑葚的出现,让我们确认桑树无疑。



可是矮处的桑叶都被摘完了,高处的桑叶又够不到,这可怎么办呢?下次我们就没法再来摘了。最后,小鱼儿想到了可以伸缩的长杆子,而且杆子头上要有刀。终于,小鱼儿在妈妈的帮助下果真带来了可伸缩的长杆刀,就这样,我们再次成功采摘到了新鲜的桑叶,又嫩又大。



在喂食桑叶的过程中,孩子们还细心地把烂桑叶全部挑出。

“妈妈告诉我,蚕宝可脆弱了,它小时候吃的桑叶要剪成细条,还要嫩一点的。”彬彬一本正经地告诉小朋友们。

“我外婆说,桑叶的柄太硬了,也不能给蚕宝吃。”说干就干,在阳阳的带领下孩子们用剪刀将桑叶的柄一段段全部剪去。



“那湿的桑叶蚕宝能吃吗?”

“当然不可以啊,蚕宝吃了湿的桑叶要拉肚子的。”于是,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用餐巾纸将桑叶上的水吸干,然后再喂给蚕宝吃。如果桑叶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孩子们也会将桑叶先放一放,待桑叶上的小水珠不见了,桑叶摸上去不冰了再喂给蚕宝。




教师碎碎念:

蚕宝进入班级后,孩子们就将它当成了班级的一份子,在饲养、照顾的过程中,特别用心、细致。知道蚕宝宝喜欢吃桑叶,孩子们在徒步走的过程中就会和老师一起寻找桑树,这样一来,当我们需要采摘桑叶的时候,就能在第一时间找到采摘点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得很积极主动,当低处没有桑叶,而高处的桑叶又采摘不到时,孩子们能链接日常的生活经验,主动寻求周边住户的帮助——借用梯子,以成功采摘。同时,在喂食桑叶的过程中,孩子们也收集、吸纳了很多信息,以安全、健康地投喂蚕宝,让我们的蚕宝越长越大。采摘桑叶、喂食蚕宝,看似简单,却最需要孩子们的爱心、坚持和责任心。

清理蚕砂

俗话说,吃的多拉的多。蚕宝也不例外,它每天都要吃很多很多的桑叶,“粑粑”自然也很多。当蚕宝还小的时候,孩子们发现饲养盒里会有很多很多黑色的小点,当蚕宝越长越大时,孩子们能清晰地观察到蚕宝拉粑粑,甚至是“粑粑”黏在屁股上的样子,因为大蚕宝拉的粑粑也是大颗粒的。

“这么多的粑粑,看起来好脏啊!”

“蚕宝的粑粑叫蚕砂,它有很好的用处的。”小鱼儿很自豪地说。

“有什么用呢?”孩子们都好奇地看向小鱼儿。

“我妈妈帮我查的,妈妈说蚕砂可以当中药,可以做蚕砂枕治疗失眠。”

“蚕砂这么有用啊!那我们不要倒掉了,把它收集起来吧!”多米建议道。

“那我们一起来收集吧!”孩子们纷纷附和道。

小龄蚕的蚕砂太细了,根本夹不起来啊,于是只能给蚕宝先换个地儿,然后用羽毛、刷子等工具把蚕砂集中在一起,直接倒出或者用勺子舀出。大龄蚕的蚕砂一颗颗大大的,孩子们先是用夹子夹,发现好慢呀,于是试着用专用的蚕砂清理网,果然方便又快捷,蚕砂收集盒里的蚕砂也越来越多了。




就这样,在孩子们每天的精心照顾和清理下,蚕宝的“家”干干净净的,蚕宝也是一天一个样。每到周末,孩子们就会根据小组周末领养计划,轮流将蚕宝带回家饲养、照顾,让蚕宝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师碎碎念:

蚕宝全身都是宝,蚕砂便是其中一宝。蚕砂收集需要孩子们更多的耐心,同时小蚕砂和大蚕砂因为颗粒的大小不同,在收集的过程中需要孩子们去比较、去发现不同的收集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点上,孩子们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要收集非常多的蚕砂,同时也能让蚕宝的“家”保持干净,所以,孩子们能够集中注意,一直在坚持,相信这样的坚持对于幼儿良好学习品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蚕宝蜕皮啦

“老师,你快来看呀!一只蚕宝在蜕皮!”阳阳的这一发现瞬间让教室炸开了锅。孩子们纷纷向蚕宝饲养区围拢过来。

“蚕宝蜕皮时候真可爱,身体一扭一扭拼命向前爬。”

“它一扭一扭就好像我们脱衣服,抖一抖衣服就会快速掉下来。”

“蚕宝已经脱下一半衣服了,黄黄的。蚕宝的衣服什么时候才能全部脱下来呀!”

1分钟,2分钟……又将近过了5—6分钟,刚才的位置上只剩下蚕衣,蚕宝已经爬出很远了。

原来,这就是蚕宝蜕皮的过程,真的好神奇。



第二天一早,孩子们发现昨天蚕宝蜕皮的大竹匾里,出现了很多很多的蚕衣。“昨天晚上肯定又有好多蚕宝蜕皮了,好可惜没有亲眼看到。”

“这些蚕衣就是蚕宝蜕皮后留下的,这么多,我来数一数,1,2,3……”



就这样,连续几天,孩子们都能发现不同蚕龄的蚕宝所蜕下的蚕衣。

“太神奇了,我要把蚕宝蜕皮的过程给它记录下来……”

是的,蚕宝在蚁蚕宝宝时,就会经历第一次蜕皮,它在蜕皮的时候头会抬的高高的,一动也不动,也不进食,经过几十分钟候就会完成第一次蜕皮,每每蜕皮一次就会长大很多。而蚕宝在幼虫阶段的时候需要经历4次蜕皮,经过4次蜕皮后的蚕宝就变成了5龄蚕宝,是真正的大蚕宝宝了。



教师碎碎念:

能亲眼见证蚕宝的整个蜕皮过程,我想这就是精心饲养蚕宝给予孩子们的馈赠吧!也正是这次发现,孩子们对于蚕宝蜕皮的现象越发关注,他们不仅知道蚕宝蜕皮的顺序,同时会基于不同竹匾中留下的“大小蚕衣”来判断哪几批蚕宝又成功完成了蜕皮。

给蚕宝造新家

经历了4次蜕皮,孩子们发现5龄蚕宝的身体发生了变化。

“蚕宝怎么变得活泼了,都爬到竹匾外侧了。”

“蚕宝的脑袋一直抬这么高,是在找什么东西吗?”

“蚕宝的身体看起来好透明啊!”

蚕宝到底怎么了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找答案吧!



通过翻看《蚕的日记》和蚕宝视频,孩子们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这是蚕宝吐丝前的表现呢!蚕宝要开始结茧了。

“我们竹匾没有支架,也不能往上爬,蚕宝怎么结茧呀!”

“这么多蚕宝都在一起,要是茧子都黏在一起怎么办?”

“我们给蚕宝造个家吧!有很多很多房间,蚕宝就能住上单人间了。”

就这样,芯宝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相应,孩子们说干就干。

“我要给蚕宝造个豪华多层房。”小鱼儿找来两个鸡蛋托,用剪刀头将蛋托的底部戳出一个洞,将两个蛋托相向而立,然后用长竹签链接蛋托,插完左右向再插前后向,终于一幢豪华“蚕茧房”就造好了。

孩子们还造了暖房、树枝房、纸杯房、内外联通的房子、风车房……

蚕宝都住上了豪华单人间,就等着蚕宝结茧啦!




教师碎碎念:

蚕宝的变化是惊人的,虽然每个阶段都会经历相似的动作和行为,但是也有其独有的变化,如结茧。孩子们能链接自己的生活经验,围绕着“一条蚕宝一个茧、蚕宝结茧前喜欢爬高”等特点,利用蛋托、树枝、纸杯、纸盒等等材料,给蚕宝造出了多个支点的、温暖的、带秋千的、内外联通的“结茧房”,为蚕宝的顺利结茧做好了准备。

三、课程反思

小朋友和蚕宝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养蚕活动完全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孩子们自始至终都对饲养、照顾蚕宝保持着浓厚的热情。从蚕卵孵化——一龄蚕——蜕皮——五龄蚕,孩子们积极与蚕宝互动,观察、讨论、记录着蚕宝的快速变化过程,发现蚕宝的秘密。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在不断地进行着角色转化,饲养者、探究者、问题解决者,积极主动地建构对蚕宝的认识,感叹蚕宝短暂的生命及其精彩的一生。同时,通过学会照顾、关爱蚕宝,实现情感的迁移,提升了孩子们的自我服务能力和为班级服务的意识。

后续,我们将继续追随孩子们的兴趣,和孩子们一起沉浸式地探究抽丝剥茧、缫丝织物,以完整地了解蚕宝的一生、走进桑蚕文化,感受桑蚕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