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中班音乐《小鸡和蛋》
设计意图:在《动物乐园》这个主题下中,我们带领孩子们走进动物的世界,我们通过观察小鸡的破壳,感受生命原始状态的奇妙,并且进一步认识常见的家禽、家畜,感受动物与人类、环境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理解小鸡和蛋的关系,初步学唱歌曲。
2.尝试将歌曲中的歌词“鸡”“蛋”用默唱的方式表现,体验默唱的乐趣。
重 点:
初步学唱歌曲。
难 点:
尝试将歌曲中的歌词“鸡”“蛋”用默唱的方式表现。
教学准备:
钢琴弹琴;小鸡和蛋的图片;歌曲图谱;音乐。
园本资源融合:结合本月主题“动物乐园”
活动过程:
环节设计
核心经验
一、小鸡和蛋的故事
1.出示小鸡和蛋的图片,请幼儿猜想小鸡和蛋之间的故事。
教师:在最早最早的时候,这个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2.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幼儿了解歌曲结构。
母鸡生了蛋,蛋孵出了小鸡,到底先有谁?
链接数学、科学领域经验:对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讨论。
先有啥?小鸡还是蛋?
1.教师出示图诺,请幼儿说一说“?”是什么意思?
教师:小朋友,这里面有个“?”,它是什么意思?。
2.理解歌词“啥”的意思。
教师:啥是什么意思?
3.教师根据图谱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并歌唱。
教师:我们试一试把小鸡和蛋的故事唱出来吧!
4.教师帮助幼儿解决难点句一“噢!母鸡生下蛋而蛋又孵出小鸡”。
教师:你们觉得哪一句特别难唱?母鸡生蛋孵出小鸡可辛苦啦!那我们用慢点的速度来唱一唱。
5.教师重点示范弱拍起。
教师:这首歌里问问题时问得特别快,先听听歌曲里怎么问的,我们也来同一问。
6.请幼儿集体来演唱歌曲。点评后可再次演唱。
教师:我们再用好听的声音一起来唱一唱《小鸡和蛋》吧!
链接数学:了解生活中简单的符号所代表的意思,如“?”
链接语言:
先有啥?关于“啥”是什么的探讨,明白“啥”就是指“什么?”的意思。
链接音乐:
能一句一句地歌唱,吐字清楚,节奏正确,逐步做到在有伴奏的情况下唱准曲调。
三、小鸡藏起来了
1.教师示范默唱,将图谱中的“小鸡”遮住进行默唱。
教师:小鸡说自己有点累了,先关上门休息一下。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小鸡休息了我会怎么唱?
2.请幼儿看着图谱尝试默唱,并讨论如何才能默唱得更好。
教师:小鸡休息了,我们把它放在心里面,不能唱出来。这样唱可有点男,很容易出错。那你们来想想办法,怎样让自己唱得又对又好呢?
3.请幼儿将“小鸡”贴回,选择其他的默唱词汇。
链接音乐:
尝试以“默唱”的方式表现歌曲。
四、小鸡和蛋都藏起来了
1.请幼儿表演两个词汇的默唱。
教师:现在我要把图谱里的“小鸡”和“蛋”都藏起来,你们有没有信心唱好这首歌?
2.教师进行评价后再次演唱,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歌曲,还学会了一种新的唱法,这种唱法叫什么(默唱。)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所有的歌曲都是可以默唱的,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再唱一唱其他的歌曲。
增加难度,同时藏起“小鸡”和“蛋”,进行默唱。
链接音乐:
用自然的声音、正确的姿势演唱自己喜欢、熟悉的歌曲
活动延伸:
待幼儿对歌曲熟悉后,可以请幼儿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