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有所依 “教”有所长

——记拱墅区幼儿园“托幼一体化”背景下保育教育质量研修中期交流会

    2024年10月16日,由拱墅区教育研究院主办、杭州市贾家弄幼儿园承办的拱墅区幼儿园“托幼一体化”背景下保育教育质量评估研修中期交流会,在杭州市贾家弄第二幼儿园顺利召开。拱墅区各个幼儿园的业务负责人、研修团队负责人济济一堂,共同探索“托幼一体化”背景下,进一步提升保育教育质量的路径与方法。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学前部主任、幼教教研员蔡振岚老师和吕春妹老师亲临现场指导,与参会老师们共同交流探讨,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图1:参会人员约120人

篇章一:共同探讨·寻求进步

    会议的第一部分,吕春妹老师引导参会老师共同学习各个幼儿园设计的教养评估表,鼓励大家分享各自的阅读后的感受。这一环节迅速激发了现场的热烈讨论,参会老师们纷纷就评估表的实用性、指标设置的合理性以及数据收集的便捷性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图2:吕春妹老师引发老师们提问、思考

图3、4、5、6、:参会教师进行分析、思考

    一位参会教师表示:“这些评估表设计得简单明了,让人一眼就能看懂指示,非常便于操作。”然而,也有教师指出了评估表在生活照料指标上的不足:“生活照料关注的指标过于硬性化和模糊,比如‘实物种类丰富多样’,但什么样的才算多样呢?这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控。”

    此外,还有教师强调了师幼互动的重要性,指出评估表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具有科学性的细化指标。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在观察典型行为的捕捉上,“观察到的五次行为”是代表整班级还是个体?数据的可行度如何保证?背景信息是否会被忽略呢?”

针对评估表中数据收集的便捷性,有老师也提出了担忧:“虽然评估表包含自评和他评,评估方式很全面,但在实际观摩中很难记录发生频次。因此,评估表的设计还需要有更强的操作性。”教师们认为评估表中字体加粗的部分,有助于观察者更有目的地进行观察。

图7、8、9、10、11:参会教师分享看后感受

    在听取参会教师的发言后,蔡振岚老师对老师们认真的态度和深入的思考表示了充分的肯定:“每个幼儿园在非常认真地落实评估研修这件事,能看出设计表格的团队有研读指标,再把指标变成评估表格,这个过程很不容易,需要付出很多的心力。希望大家在后续工作中,能够进一步梳理评估指标,使其更加符合实际,更好地推进保育教育质量的提升。”

图12、13:蔡振岚老师给与回应

 篇章二:研思共行·潜心蓄能

    会议第二部分开启,蔡振岚老师用“布道者和路人”的故事,引发了参会教师对教育评估的思考,蔡老师强调“改变教育现状需要一步一步来,要培育、要养护,石阶而上,改变方能自然甚至主动发生。”同时,这个过程中如何改变、往什么方向改变尤为重要,否则改变将很难发生。

    教育充满着不确定性,也充满情感,老师要关注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生长需求,赋予他们更多教育与发展的可能性。为了帮助教师形成自我探索的意识,蔡老师向大家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让老师知道什么是好。确定评估的主要方向,例如环境创设要有吸引力、促进交流、引发思考、获得支持;师幼互动需要老师积极倾听、灵活回应、提供支持、匹配个人需求。

    二是让老师发现理解儿童。需要通过观察来实现,老师们可以设计一些利于教师自主观察、发现儿童的工具,如幼儿活动兴趣观察表、环境的支持性观察等。三是让老师看到她自己。老师们要以事实为依据,主动思考教育行为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结合工具,如户外活动相关行为观察记录、一日活动组织观察与反思等,为教师反思的提供具体地指导。四是让老师探索怎样更好。以共建为目的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或儿童的想法,将其作为评价的内容,共同思考班级和幼儿为什么会有现在这样的表现,以及对他们之后的发展有哪些期望。

图14、15:蔡振岚老师分享教育理念

篇章三:高屋建瓴·启迪未来

    会议最后,关于评估报告地整理,蔡老师帮大家进行了梳理与解读。一份好的评估报告包括呈现事实、现象分析、客观评估、具体的改进举措四个部分。

要求评估者针对收集到的事实依据进行客观呈现,避免细碎描述,提供的数据信息,要确保其效力;要求评估者注意分析不是简单描述,要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对幼儿带来的影响;要求评估者针对当下的情况做客观评价,评价要有深层次地提炼;要求评估者提出的改进举措,要切实、可操作,有助于推动保育教育质量的提升。

    此次交流会为拱墅区幼儿园“托幼一体化”背景下保育教育质量评估工作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启示与后续研究的方向。参会老师们纷纷表示,将把交流经验,运用到后续研修与实际工作中去,继续创新研究,提升保育教育质量。拱墅区教育研究院也将继续关注和支持各幼儿园的评估工作,共同推动拱墅区“托幼一体化”工作的蓬勃发展。

撰稿人:沈莉

审核人:吕春妹

杭州市贾家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