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的奇妙世界里,物体的运动和位置隐藏着许多有趣的知识。2025年4月10日下午,拱墅区科学教研员叶晓林携首席研究员工作室团队成员以及西湖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吴利坚老师,一同来到杭州市景成实验学校,走进吕健老师的《运动和位置》科学课堂,感受这场充满趣味与挑战的寻宝之旅。

本课内容选自三年级上册新教材,这个版本的教材将在今年9月正式推出。这堂科学课以 “寻宝大会”作为情景开启,激发学生对 “运动和位置” 知识的探索欲。

第一关 “找出寻宝秘诀”,学生利用寻宝口令寻找宝藏,因实际行走与平面平移不同而引发认知冲突,教师引导学生在进一步比对与测试中认识到描述物体位置要同时考虑到实际的方向和距离。

第二关 “设计并测试寻宝路线”,学生自主设计并合作测试寻宝路线,在组内迭代改进路线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使用描述位置的方法,在挑战最难路线时,学生默契配合,实践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都得以提升。

第三关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学生通过比较宝藏、炸弹和寻宝猎人的的位置得到,相对于大地而言位置改变与位置不变是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依据。教师继续将游戏延伸至生活,利用高铁视频让学让学生判断物体运动状态并阐述理由,通过变换物体来对比运动状态,拓展了所学内容。

课后,吕健老师进行了说课,叶晓林老师和吴利坚老师依次给出评点。吴利坚老师对比了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内容,解释了部分内容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帮助吕健老师梳理了课程当中各部分环节的安排,循循善诱,不断引发老师们的思考与讨论。叶晓林老师从实验材料优化方面给出建议,将原来的大型实物图改成桌游图纸,不仅更添趣味,而且短时间内能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体验。

通过集体研讨,教师们可以共同探讨和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师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教学风格,集体研讨时的思想碰撞能够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产生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推动教育教学创新,不断为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