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质量发展,杭州市高中语文学考复习研讨活动于5月21日在杭州市第二中学东河校区举行,赵丹丹工作室成员杨鹏妃老师和满冰心老师共赴研讨会进行深入学习。
一、研讨概况
在研讨会中,杭州市第七中学的王开杰老师梳理了近三年浙江省高二期末统测及学考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特点与趋势。从文本选择看,他认为,命题方向逐渐从“外国小说”转向“现当代作品”,且与教材关联度增强。从题型的设计看,主观题更注重与教材的深度结合,同时强调教学中需要紧扣“小说三要素”进行答题。他还指出,从学考的复习策略上,建议老师们就细节描写、多文本关联、艺术手法等角度进行复习,备课过程中,结合教材资源,训练学生综合分析与迁移的能力。
杭州市第十一中学张佩琳老师系统梳理了2022-2024年浙江省语文学考的真题特点及复习方向。指出真题题型从碎片化转向整体化、情境化,课内材料占比逐年提升,写作部分更强调与教材的关联。同时强调复习序列聚焦六大模块:实用类文本(字音字形、逻辑结构)、文学类文本(文体特征、艺术手法)、文言文(实词虚词、文意梳理)、古诗词(情感脉络、默写)、整本书阅读核心概念、写作(审题立意、思辨能力)。
杭州市学军中学徐苑老师聚焦浙江省学考与高考复习的联动策略,以学考为核心驱动高考备考。复习方案详细规划了5月至6月的阶段性任务,包括古文逐篇复习、古诗情境默写、模拟卷训练等,强调课内文言字词挖空、翻译及文学手法分析。复习原则突出“学习提示”的指导作用,同时还强调《乡土中国》《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核心概念梳理。
二、成员感受
本次研讨会针对学考和统测的双线并行的复习难题寻求破解之法,几位老师涉及到的学考与高考的联动策略极具针对性,让我受益匪浅。学考重基础,而统测重深入,如何两者结合互相补充促进是需要我们综合考量的问题。在研讨会中,发言的老师提到重视教材“学习提示”的引导,深入挖掘课后资源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结合思路,在学考向高考题型靠近的当下,对学考备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杨鹏妃
对于我们的学生,很难学考和统测都完全兼顾,这是我来研讨会之前很大的一个矛盾,认真听取了各位老师的真知灼见,我茅塞顿开。课内材料比重增加更要求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如单元提示、课后注释等。文言文与古诗词需夯实基础,这也是为统测复习乃至高考复习打下基础。备考需平衡课内巩固与题型适应,注重知识整合与迁移能力,将学考的考点与统测的考点相融合,互相促进。总之,明确“变”与“不变”,平衡课内外素材,方能高效应对“两考”挑战。
——满冰心
赵丹丹运河名师工作室
202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