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说:“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革命是从一间间教室萌生出来的。”

新学期伊始,大关中学附属小学的老师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到“幸福教室”的创建这个具体的问题上。327日,在大关中学附属小学的报告厅,大关附小全体教师围绕着“如何设计幸福教室的活动课程”进行研讨,为创建心目中的“幸福教室”群策群力,汇聚能量。

     

 

    专题讲座  理论引领

    教室,一个创造奇迹,上演故事的地方。当雷夫来到中国,教室的奇迹不再是个幻想,当“幸福教室”创建活动成为学校教育一道的靓丽风景时,教室的革命不再是个愿望。

章老师的娓娓道来,激起了学校教师的共鸣,老师们时而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时而点头回味若有所思,时而深有感触地和旁边的老师小声讨论两句,收获、成长辉映其间。

 

头脑风暴  智慧共享

每位老师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幸福教室。随后,六个年级组的老师以组长为核心,成员互换交流,围绕着“我心目中的幸福教室”和“幸福教室班本课程的操作建议”两个问题展开了头脑风暴。

一年级老师们说:“他们眼中的幸福教室是温馨彩色的、充满笑容、扩展眼界、拥有回忆的,老师要了解学生给学生学习的空间,要幸福的阅读,让班级充满书香,理解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二年级提出了幸福教室要重视孩子健康成长,而幸福课程的设计一定要可行并有延续性、有具体的操作和评价指标。

三年级老师认为:幸福教室是整洁、愉悦、和谐的,幸福教室班本课程开发需要抓住一个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心中有爱”的主题,通过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他人,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养成习惯、培养能力,提升素养。

四年级组老师认为幸福教室里的孩子应该是健康的、阳光的、愉悦的、和谐的充实的,幸福教室班本课程有主题有特色系列的活动,而且是学生、家长、老师共同成长的地方。

五年级组老师提出了幸福教室要凝聚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团队力量来建设,让孩子在教室里有五彩缤纷的生活。

六年级老师们用了“safe”“relax”“happy”三个单词分享了他们的观点讨论。

       

在座的任课老师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顾君老师说:“幸福教室首先是一个充满爱的的场所,我们要教育孩子会感受爱、表达爱”。

蒋丽萍老师说:“幸福教室中的老师要耐心细致,给与班级中的孩子正向引导。”何婷婷老师:“幸福教室课程内容是丰富多彩,犹如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一般有层次的。”……

  在头脑风暴中,老师们自由地思考,进入思想的新区域,从而产生很多的新观点和问题解决方法,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通过此次头脑风暴,老师们不仅对于“幸福教室”又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而且也为学校的“幸福教室班本课程的设计”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想法。

     

        校长点评  高屋建瓴

 临近尾声,胡建芳校长针对老师们对幸福教室的理解和课程操作的建议,围绕“幸福教室要不要做?班本课程从哪里来?班本课程为教室带来什么?”三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讲解,并高屋建瓴地指出:“幸福教室不仅要打造班级的物质文化层面,更要凝心聚力,重视活动课程的建设,要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教室”。胡校长的点评,不仅为老师们如何创建“幸福教室”指明了方向,让每一位教师深深感受到教室是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

此次幸福教室的培训活动像一个小水滴,折射出学校创建“幸福教室”的美好愿景。本学期,学校老师们将继续带着思考,沿着“幸福教育”的这条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让班级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

 

    讲座伊始,学校的德育主任章瑾老师通过播放了一段雷夫的“56号奇迹教室”的视频抛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并引发大家的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班级”“教室”的教育意义,让学生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章老师结合新教育改革“完美教室”的案例,围绕构建“幸福教室”三个维度之中的行为文化即班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专题讲座。讲座中,章老师不仅对幸福教室的班本课程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内容详细的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对于班本课程的操作也给及了细致的指导和建议。